香港電影金像獎舉行在即,到底誰能勇奪影帝影后,哪部電影、導演能成大贏家都成為各大傳媒採訪的對象;雖然近年業界經營困難,產量銳減,但競逐獎項的作品和演員仍然劇烈,可見產量減少,在製作質素方面,平均上比過往較佳。
在汰弱留強的定律下,以前影業暢旺時期,濫竽充數的製作人被逼退下火線,可以留低沒有被叮走的,已經是影業的精英,雖然角逐獎項的主創人員,來來去去都是那幾位,一些技術部門的候選者更加廖廖可數,某程度亦說明了影業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。
這情況的出現也與前述大製作成風有關,大製作所選用的導演、演員都是具有名氣和往績的業界精英,而其他主創人員亦一樣,令新進的工作人員缺乏實戰經驗,在欠缺中小型製作的情況,他們沒法尋求突破和上位,只能跟隨享負盛名的主創人員工作。加上現時的大製作多是跟內地及其他地區合作,因此香港的工作人員要與內地及其他地區的工作人員競爭,當中包括近年進步神速的韓國和泰國等,只要看一看金像獎的候選名單便可以發現不少非香港人的名字,這與當年香港電影雄霸一方,成為東南亞、台灣和韓國電影市場的霸主,不可同日而語。
香港影業衰退的原因實在太多,當中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翻版橫行、濫拍成風等都是因素之一,此外香港電影自二次大戰後,除了本地市場外,仍需要依靠周邊地區,包括東南亞、台灣和韓國等市場,才能有發展空間。其時周邊地區因為政治局勢不穩,香港成為政治上相對最穩定的地方,比較其他地區,香港的言論自由給予香港電影一個獨特的空間,以及港英政府貫徹其「積極不干預」的政策下,可謂任由香港電影「自生自滅」,因此電影工作者要全盤面對市場的需求,逐漸形成商業電影或類型電影的發展模式,業內由戲院經營者到電影工作者大部分都是精打細算、善於鑽營之輩,在幾近「無王管」的狀態下,他們不斷打併和博殺,打造「東方荷里活」香港電影這個「神話」出來。
邵氏和電懋的片廠制以家族式經營手法來建立電影王國,以老闆的個人魅力和權力集中來團結片廠上下,達致工廠式的製作模式,卻缺乏現代企業的精細分工和權力下放,令電懋作為統領的老闆不幸辭世後,便淡出影壇,而邵氏因無法跟隨社會發展和觀眾口味的轉變,加上公司內部權力鬥爭的消耗,最後轉戰電視事業。香港電視集播放和製作於一身,跟片廠制的垂直式經營如出一徹,跟其他發達地區立法把播放與製作分家不同,因此邵氏的「王朝式」經營手法可以在電視事業上大展拳腳。嘉禾的半獨立製作模式,到金公主、德寶、永高、東方的院線經營兼製作模式成形,到現時的院線發行與電影製作公司分家的模式,都跟隨著經營環境和社會轉變發展而成,當中涉及個別電影公司的經營手法和市場導向,令他們在市場上逐漸失去優勢,最後要淡出影業。縱觀各電影公司的發展可以見到香港電影缺乏一套完善的制度,令投資者和電影人欠缺長遠發展的意識有關,回望上世紀八、九十年代的黃金時期,電影公司老闆和電影人都以短視,只看眼前利益,造成濫拍成風、粗製濫造等問題,這亦與香港社會的投機風氣有著密切關係,那時候一部電影的成敗只看午夜場的反應來作定論。
麥當雄當年接受訪問時,便表示過拍電影最刺激的是首映午夜場的反應,贏與輸就在那一夜來決定,有一種賭博的感覺。可見如麥當雄這類「賭徒」式的電影人在那個時候多不勝數,有些電影人更加在拍電影之餘從事金融投資賣買的活動,及後不管是電影人、電影公司老闆及其他行業進入電影工業的人士,都想借電影事業來從事金融財技的玩兒,把電影放在一個更加「投機」的位置上。其實電影事業是一門需要作長遠發展的行業,一部電影會否賺錢有時候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得知,在影史上出現過很多電影推出的時候並非大受歡迎,可是相隔一段時間,或以長時間的蘊釀、累積,會成為一部長壽性賺錢的電影。因此電影事業需要集資上市,為長遠的發展籌集足夠資金,加上能夠賺大錢的電影不一定是精密計算出來的大製作,以收益比例來說,一些小製作會是「刀仔据大樹」,還能獲取更好的利潤。最近的例子有三集的《無間道》,以收益比例來說,《無間道II》是最賺錢的一部,第一集和第三集因製作成本高,雖然票房收入理想,但所賺取的收益相對比例較低。從事電影發行的人士都會知道,好些時間為了購得大製作的發行權,對方會以「搭單」式把一些不顯眼的小製作一同出售,有趣的是有信心的大製作反而不受歡迎,而那些小製作卻大受歡迎,賣個滿堂紅,其中一個例子便是日本恐怖片《午夜凶鈴》。
#####
作者於2008年至2010年期間在《信報》撰寫《影業刺針》專欄,關於電影、電視及娛樂工業的評論。 此文原於2008/04/11刊出,現經作者編訂於2018/02/06重刊。
[ #電影 #影業刺針 ]